關啟文,宗教與哲學
人觀:人的自我探索
「人觀」(anthropology) 也可稱「人類學」或「人學」,是一門挺有趣的學問,它可說是人類對自己的存在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人」對自己來說化成了一個大問號。這種探索也反映了人的獨特之處,就是他擁有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他覺察及可以反省自我。我們更可進一步說:人的自我意識或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 也是構成他的自我的成分,這即是說,一個人怎樣理解自己,會影響他成為怎樣的一個人。為甚麼呢?首先,人的自我形象(self-image)影響人對自己的感覺,眾所周知的是,假若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低落,那他的內心也不會愉快。此外,人的自我理解往往構成他的行動的領域的界線(horizon of one's actions) ,除了那些條件反射的動作之外,人的行動大多是有意識的,而一個有意識的行動的先決條件,就是行動者要相信那行動對他而言是有可能的,例如我們不會經常「飛向月球」,就算企圖這樣做也不會,因為我們不相信這是可能的,換言之,「我不能夠飛向月球」是我們自我理解的一部分。一般而言,若一類行動的可能性被我們的自我理解排斥了,那我們根本不會嘗試去作那些行動,也因此人的自我理解往往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