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顯示具有 社會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3日

認識人權問題的技巧及書介

文,社會與政治 

(這是我多年前的舊文, 現在跟大家分享)
人權的問題異常複雜,但對現代社會又非常重要。從基督徒而言,對「人權」的論述有時又愛又恨。面對極權政府侵害公民人權的暴行時,基督徒也會祭起人權的大旗,提出譴責,我就曾多次在新華社前靜坐。然而當我們看到一些極端自由主義者和泛人權論者以人權的名義把傷風敗德之事美化和合理化,心中也不禁歎息。要在這兩種矛盾情緒中找到心理平衡,還是需要慎思明辨,理解人權語言的重要性和限制,在信仰中建立獨特和全面的人權觀。我在這裡只作簡單的建議和書介。


2012年12月18日

「普世價值」是甚麼意思?


關啟文社會與政治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香港人開始用「普世價值」
(universal values) 這個詞語,但這究竟是甚麼意思呢?

它可以有兩重意義:


  1. 社會學意義來說,普世價值是普世都接受的價值(universally shared values) ,嚴格來說,很難找到這種價值,因為就算生存的價值也會有人否定(如決意自殺的人)。較寬鬆地說,普世價值可指那些在各地域和文化都廣為接受的價值,現在大多指一些由西方文化起源的價值,如人權、自由和民主。然而,這些價值從嚴格意義來看,也並非真的「普世」,因為有一些國家根本不接納這些理念(如某些回教國家),而在不同受人權思想影響的裡,也會有人不認同人權等理念。
  2. 規範的意義來說,普世價值是於普世都正確的價值(universally valid values) ,其實這只是用不同方法表達一己所相信的價值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是客觀上有效和正確的價值而已。

2012年10月11日

世俗化洪流中的基督徒知識分子── 教會的思想戰線

關啟文基督教世界觀
世俗化的社會.世俗化的學術界
在香港,基督教思想一直只能在社會的邊緣生存,特別近年在世俗主義和多元主義肆虐的環境下,要作一個有擔當的基督徒知識分子實在面對百般衝擊。然而我深信基督徒知識分子應為教會堅守思想戰線,而基督徒學者更應以信仰為本,以達成信仰與學術的整合。

要這樣做誠然需要逆流而上的勇氣,因為現代學術世界從某意義來說是反宗教的:自然主義已成了學術界的遊戲規範,宗教只是私人事情,信仰與學問的分割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基督化學術」這個概念荒謬不過。可惜的是,一些基督教學者為了避免「宗教偏見」等指責,也接受學術和信仰的二分法。他們雖然是有神論者,但卻採納方法論上的無神論(methodological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