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顯示具有 性解放的意識形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性解放的意識形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2日

掛「性平教育」的頭,賣「性解放」的肉 ──從《青春水漾》到春心盪漾!


掛「性平教育」的頭,賣「性解放」的肉──從《青春水漾》到春心盪漾![1]
關啟文 香港性文化學會主席/浸會大學宗哲系系主任

  我久仰《青春水漾》的「大名」,在20159月終於有機會與友好一起觀賞,實在「歎為觀止」!一方面佩服編劇與導演的高明,能不知不覺把性解放的意識形態滲進整部影片,另一方面慨歎這樣的影片竟能在台灣的校園中登堂入室,向中學生播放(亦有人嘗試在小學推動這影片),令人錯愕和難以置信!

2013年8月14日

性解放哲學簡評:性權、性隨便和婦女解放

性革命的性解放哲學
性革命有不少實際的議程,如娼妓合法化、多元化婚姻和取消所有性行為的年齡限制,但最終它的目標是整體社會性倫理的革命:把性愛分家,使性非神聖化,及令社會接受所有性愛表達的形式。不要看輕這種意識形態,不少香港的知識分子都為其提供支持,一些概念(如性權即人權、性交好像握手)經過反覆的傳播,會慢慢滲到一般人腦海中,新一代的語言和思想都在很快改變!教會的性倫理傾向保守,清楚性革命的思想挑戰,可促進教會的反省和更新。此外,知己知彼,才可合理地回應。我在下面就幾點簡略談談性解放的意識形態。

2013年2月2日

參與明光社=唐吉訶德與風車搏鬥=出盡全力推大石?


 關啟文
我離開香港七年到英國念神學和哲學,於九三年底回港,在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中事奉,在一半偶然、一半抵受不住內心催迫的情況下,成為了明光社的前身──「基督徒關注色情文化聯委會」 (簡稱「關色文」,友人都戲稱這是我的弟弟的召集人,這樣就開始了我作為「超級道德主義者」、「道德恐怖分子」和「道德法西斯主義者」的生涯!

2013年2月1日

誰能明白我? ──性文化爭議下的關啟文博士

 整理:馮國強, 2009



「誰能明白我」可能是香港人熟悉之亞Lam林子祥名曲,然而理想、委身、托付、使命感和道德勇氣並為理想放下安穩的儍勁,卻不一定是現實精明之香港人所熟悉和稱頌的,這晚閱讀雲彩之嘉賓講員是我們熟悉不過的關啓文博士,為主來夢想,也許,在唱頌關啓文博士最喜歡的「誰能明白我」外,弟兄的passion、熱血和堅持---「我是理想driven的人」,在在挑戰我們的氣質和選擇:香港人,你為何不明白理想?

評價同性戀運動的意識形態

關啟文,性文化 
前言
1) 要區分個人問題與政治問題,反對高度政治化的同性戀運動不代表反對同性戀者本身。
2)
並不全盤否定同性戀運動的訴求,但要質疑不合理的訴求,如同性婚姻制度化和反性傾向歧視法例等法例,是否用強制手法把同性戀運動的政治議程和價值觀強加於整個社會呢?謹記:這與非刑事化的訴求根本不同。
3)
同性戀運動順應著世界大潮流的意識形態,然而傳媒很少批判性地檢視這種意識形態,但公民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

2013年1月25日

索羅金對性革命的評價:半個世紀後的回顧



關啟文性革命

前言
本文會介紹索羅金Pitirim A. Sorokin, 1898-1996)對性革命的評論,香港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認為「索羅金不僅是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1]



性革命:文化、哲學和宗教角度的反思

關啟文,性革命
在西方社會及華人社會的性革命
     西方社會在本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出現了一次性革命。在一個世紀以前,基督教教會在性方面的傳統教導大致上是廣為人接納的,這些傳統教導不但深植於社會文化,而且也受到法律的保護,例如,當時法例是禁止雞姦、口交、獸姦、屍姦等性行為的,然而,奇怪得恨,這些信念基礎到了今天卻幾乎被摧毀得蕩然無存。我們研究這種急遽變化的時候,必須連同社會現代化和世俗化的整個進程一同探討,這次變化可說是針對教會教導的一次世俗性叛變(secular revolt),其中教會的教導被視為不合理的約制,正如俗世人文主義者(secular humanist)蓋茲(Paul Kurtz)所說:

一場性革命正在發生,一種新的道德觀也正在湧現,這種道德觀倡導個人的解放與自由,鼓勵人實踐自我的潛能,滿足自己認為合適的個人需要、慾望、和喜好,盡量擺脫不寬容的社會規範限制… 如今現代人雖然具備科學批判的智慧,但是否就因此能夠叫自己完全擺脫那種與人性迥異、且以神話與幻想為基礎的宗教遺產?人類是否真的願意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相?他們看得出那些絕對的正義道德規範其實是違反了他們的最基本生理慾望?而且是極度的不道德?… 那些衛護新道德觀的人對這些問題都給予肯定的回答。[2]

     我們可由這段文字看出,科學化的性研究和人類自由的新概念所帶來的所謂啟蒙,也就是這次性革命的背景,現在我們就對整件事的發展來一個概略的回顧。

2010年3月2日

當代的醫學與落伍的性教育──介紹格蘿絲曼醫生的新書:《你在教導我們的孩子甚麼?》(You’re teaching my child what?)

關啟文,閱讀札記
格蘿絲曼醫生 (Dr. Miriam Grossman)住在洛杉機,她的專業是精神科,在UCLA的學生心理服務處工作超過十年,接觸和幫忙學生的經驗超過二十年,對學生的情緒和心理問題有第一手的資料,和深刻的認識。 她在2006年出版了一本震動一時的書: Unprotected: A Campus Psychiatrist Reveals How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Her Profession Endangers Every Student (New York: Sentinel, 2006) ,在書中格蘿絲曼醫生基於她真實的治療和輔導學生的經驗,揭露現時美國主流的性教育其實充斥了性解放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政治正確的思想只會危害學生的性健康和心理健康。這本書出版後,格蘿絲曼醫生在電台、新聞和電視節目上接受了超過150次訪問,有趣的是,這本書出版時作者是佚名的,這是因為格蘿絲曼醫生甚為懼怕她的言論會招來攻擊和同行的排擠,後來因著許多正面反應的鼓勵,她終於勇敢地公開亮相(雖然她的確受到不少攻擊和辱罵)。

2004年7月1日

社會工作 = 扶助「弱勢社群」 = 性解放?


關啟文
我在下面會評論香港社工界近期的一些轉變,就是一種較為激進的性解放思想,為了避免誤解先要澄清:
一、社工界並非只有一種主導思想,我所觀察的只是一種趨勢,社工界內部當然存在多元性;
二、這種思想的興起有其社會和文化背景,往往反映一些傳統框架的不足,其存在有正面意義;
三、我敬佩很多社會工作者敬業樂業,在破碎的社會邊緣默默耕耘、扶助弱小,已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就算是提倡激進思想的人,我也相信他們是真誠和有良好動機的。

我本身不屬於社工界,不敢說很了解,只是拋出一己愚見,希望激發更多的關注、討論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