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2014年1月2日

訪問:基督徒大學生與社會關懷

 1記:記者 (來自浸會大學基督徒團契)
關:關啟文博士

記:你是否認同香港基督徒大專生的視野只局限在教會內呢?原因何在?

關:基本上認同。導致視野狹窄的原因大概有三個。第一,香港基督徒生活在資本主義濃厚的商業社會,難免感染到重視個人利益的觀念。第二,我們不可忽略‘各自修行’這中國傳統思想對香港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兩個因素營造了一個漠視社會問題的風氣,處身在此的基督徒很自然會遭受其害。第三,香港教會在基要派【註一】的主導下,恐怕自由派所提倡的信仰責任(積極關心世界問題)會導致‘社會福音’【註二】的萌生而替代了他們所堅持的一套信仰原則(著重個人靈性修養及強調耶穌救贖為唯一的信仰中心),故它們對此信仰責任非常低調。這巨大抗拒的心態塑造了一個基督徒安於教會生活的局面,亦使信仰本應有的解放潛力(Liberating Power)不能發揮出來。


記:可否具體描述現今基督徒大專生的日常生活怎樣局限在教會內呢?
關:在我的工作經驗裡,發覺一般學生都沒有閱讀報紙的習慣,對周圍所發生的事情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此外,在一些時事的講座或研討會中,只有‘小貓三四隻’的場面。本來,基督徒是有責任關心社會問題的,可是,他們往往只會在教會內實踐信仰,以為實踐信仰就是關心弟兄姊妹和教會事務,星期六、日的教會生活便成為了他們的信仰精髓。更可惜的是,今日的基督徒連信仰基礎也打得不穩,更不足說能有信仰反省。因此,當別人在社會事務上提出問題時,他們沒有能力站在自己的信仰立場作任何回應,成為了無知者。這樣的信仰只會留於表面化。但是,若單單指摘他們及拆毀他們信仰錯誤的觀念,這只會弄巧反拙,因為他們的信仰根基不深,可支撐信仰的知識所餘無幾,單向的拆毀只會連他們內心的安全感也被拆去。所以,我們應正面地幫助他們,使他們在信仰方面建立可擴展的接觸點(contact  points),從而建立一個自己的信仰系統。我們不要成為命定主義者,硬要那些一向不多關心社會的基督徒突然跳到社會層面熱心參與,乃應先開啟其關心社會的意識,循序漸進,讓他們有空間慢慢體會和消化關心社會的意義。事實上,我們不須這麼悲觀。在一次關心中國的研討會中,一些與會者於會後自組關心中國的小組,開始了擴闊視野的路途,可見關社(關心社會)精神是可以培養的。

記:教會可作什麼來提高會友對社會事務的關心呢?
關:教會應鼓勵會友提高對外的觸覺。一‧講員的訊息可包括社關方面,多查考帶有社會服務觀念的經文,如阿摩司書等。假若教會不談這類訊息,很容易使信徒錯覺地以為教會並不鼓勵信徒關懷社會。二‧教會可增設一些關懷社會問題的小組,如社關部或公義和平小組等。牧者長執們應鼓勵有這方面恩賜的會友去參加。三‧香港人對社會事務的意識不強,教會可在主日學加上社會倫理、政治神學及公民教育等課程,盡量以聖經知識來鞏固此方面的意識。四‧無可否認,許多牧者長執在社會意識方面很貧弱,在未有充足的聖經知識作為基礎前,很難以這方面為講題或開辦主日學,不過,他們可以邀請其他有此方面恩賜的弟兄姊妹來帶出訊息。然而,者本身也應就時代的呼應去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若長執牧者根本不鼓勵這類的訊息,有心於此方面事奉的弟兄姊妹可先與他們對話,謀求共識諒解。總括來說,教會只需作本來應作的工作——保持一個整全的信仰,使信仰滲透到每一個層面。

記:基督徒能作什麼改善呢?
關:我們本身要好好裝備自己,分別要對外界事物有足夠的接觸(Exposure),及不斷豐富自己的聖經知識和信仰體驗,以致能有真正的深度獨立地去影響別人。當我們向教會提出關心社會的同時,便能以身作則,作為帶頭者。

記:基督徒若對外的世界觸覺差,那有何問題呢?
關:我想我們仍應反省這種生命是否主所應許豐盛的生命呢?此外,這樣也沒有真正盡了基督徒關心別人的責任。我們的信仰不是一粒鎮靜劑,是有很強的要求(demand)和委身。若我們將眼光局限在教會內,這只意味著我們的信仰是沒有生命力的,根本不能將信仰和時代連上關係。教會亦有損失,因為弟兄姊妹不能一起面對社會問題,便失去經歷信仰和共同見證主的機會。

記:聖經中有否談及要對社會事務提高觸覺和關心呢?請舉例。
關:有。舊約有阿摩司書,五章廿一至廿四節這段經文指責以色列民只懂守節期而忽略公平的可貴;六章一至六節的經文則指摘他們滿足於安逸,而沒有為民族的苦難而擔憂。新約有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批評當時的宗教人士不關心周圍有需要的人。

最後,我們以一段經文作為此訪問記錄的結束。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
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
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
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1-24

註釋
1.承接正統教派的教義,絕對相信聖經的記載為真理,排斥所有受科學知識所影響的新思想。


2.反對把信仰停留於聖經教訓和靈性的信仰方面,乃應把信仰完完全全地實踐於生活中,故應積極關心社會問題,讀經和靈修的生活並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