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2013年5月10日

超乎攣與直的對話


思基@後同盟       

 由明哥與何韻詩等創辦的「大愛同盟」月初舉行成立典禮,當天履新的平機會主席周一嶽撐場支持。然而,不是所有「同盟」都獲相同待遇,「後同盟」[1]便要留待周主席上任後才獲安排,至於「後同盟」是甚麼?且聽兩位「後同」現身說法!




「由一班『後同』與支持他/她們的盟友組成的組織!」阿斯說來擲地有聲,旁邊的阿Si卻搶白道:「誰知甚麼是『後同』?」繼而自問自答道:「『後同』是『後同性戀者(Post-Gay)』的簡稱,即是會被同性吸引,卻選擇離開同性戀生活模式的人!」阿斯冷笑道:「豈不是別人常說的攣拗直?變成異性戀啦?」對外間的標籤與誤解,兩人深感無奈。

阿斯一臉正經地說:「同性戀傾向不會突然消失,改變是redefine 自己的過程,選擇重新開始。」阿Si和應道:「性傾向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受同性吸引,也可因價值觀、信仰或過去的失望,不選擇這生活模式,關鍵是對自己坦誠!」生命改變的廣深度,豈只局限於攣與直之間?阿斯解釋:「這關乎自我了解,重新認識自己,訂立有希望的人生方向,整個人也豁然開朗。」

不是說改變會帶來傷害、是「恐同」表現嗎?阿Si分析道:「改變意味著跳出安舒區,感迷失也很正常,既是自決,便要學習面對。」阿斯大力點頭說:「我決定離開同性戀,心理醫生反叫我肯定同性戀者身分,根本幫不到我!」聽過阿斯盡訴苦情,阿Si語帶激動地說:「好比活在獅子群裡的貓一樣,即使同屬貓科類,沒理由逼我繼續扮獅子!決定離開獅子群,也需要極大勇氣,何來恐懼?」人生本是冒險的旅程,縱要為奔走前路付代價,阿斯與阿Si只想說選擇的故事。

在後現代社會裡,性小眾是多元的群體,在提倡大愛的前提下,可別埋沒『後同』的聲音:「我有我身分,只想你的聆聽!」


[1] 後同盟包括同性戀者(post-gay)(想離開同性戀生活模式的同性戀者)和關注同性戀的社會人士,電郵 info.postg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