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2013年3月31日

邪教與宗教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最近有一件事情引起廣泛討論,就是某教會讓教友去買雙氧水、雙氧粉和雙氧機去治病,而許多服用過後都感到不適。早幾天我就和一個醫生朋友通電話,他的病人中就有一個該教信徒,還是一個念理科的女大學生呢!

2013年3月30日

公共空間中的宗教:自由主義對基督宗教的挑戰

    公共空間中的宗教:自由主義對基督宗教的挑戰[1]

                       關啟文,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
摘要
宗教在自由和多元化的社會中應擔任甚麼角色呢?這是一個富爭議性的政治課題。在西方,主流的政治哲學可說是自由主義了,它傾向個人主義,維護人權,提倡民主和有限的政府等等,無論在歷史和在思想上,自由主義和基督教的關係都異常複雜。在過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中不乏基督徒(如洛克、密爾頓),然而在二十世紀,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愈發顯得與基督教有張力。自由主義者仍然維護信仰的權利,但他們認為這基本上是私人的事情,宗教是不應在公共領域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在美國,一些自由主義者(ACLU)更認為憲法中政教分離的原則,意味著基督教的象徵和語言都應在公共領域中(如學校、法庭、街道等)完全消失。這自然引起不少基督徒的抗議和批評,很多爭論和訴訟也環繞著基督教的公共角色而發生。隨著全球社會的日益世俗化和多元化,基督教應如何面對自由主義的這種挑戰,實在是踏入二十一世紀不能逃避的問題。

2013年3月29日

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哈貝馬斯的後世俗反思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論文)

前言:宗教與世俗社會的張力
宗教在自由和多元化的世俗社會中應擔任甚麼角色呢?這是一個富爭議性的政治課題。雖然不少自由主義者維護信仰自由,但他們認為信仰是私人的事情,宗教是不應在公共領域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在美國,一些自由主義者更認為憲法中政教分離的原則,意味著基督教的象徵和語言都應在公共領域中(如學校、法庭、街道等)完全消失

2013年3月28日

「性潔癖集團」在攪政教合一?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李偉儀小姐實在是本地性解放運動的翹楚,她攻擊對手的力度和持久力,和思想的「新穎」,實在沒有多少人能望其項背。她在200773日的《成報》撰文〈政教合一〉,再次把她的戰鬥力表露無遺。 她劈頭就說:「信不信由你!政教合一的情況,正在我們的社會發生!」而她唯一的理據就是因為「性潔癖集團」和本地政黨合作搞社區活動和家庭研討會。

2013年3月27日

布殊當選 = 神權政治?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200411月美國總統大選,布殊雖不算獲得壓倒性勝利(雙方陣營的支持者數目接近),但確實很到了決定性的勝利,獲得大多數選民的選票。不但如此,共和黨繼續掌管參眾兩院,而且優勢擴大。美國民主黨人及其選民感到深深的鬱悶,甚至在網上為美國向全世界人道歉。這是因為其他國家的人民大多不喜歡布殊,在香港,很多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都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克里,輕視和討厭布殊,他們對布殊的勝利感到不快和大惑不解:「為何大多數美國人會作出如此錯誤的決定?」他們看到布殊的勝利的主因是美國基督教基要派的支持,就發出警號:這是神權政治,是政教合一:不單違反美國憲法,更與現代政治的精神背道而馳。

「進步」價值 vs.「保守」主義?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布殊在去年十一月成功連任美國總統,他的支持者大多是維護傳統價值的人,而布殊可說掀起了「新保守主義」的革命。然而多數評論員對布殊的當選搖頭歎息在他們心中,保守主義者好像洪水猛獸,因為他們不接受「進步」的價值觀(progressive values),如墮胎和同性戀。事實上不少自由主義者驚訝,在二十一世紀,竟然還有許多人接受這麼「落伍」和「錯謬」的價值觀。但他們真的明白保守主義者嗎?

2013年3月24日

宗教與黑奴解放──威伯福斯的偉大成就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最近在西方有無神論的熱潮,不少學者和作家對宗教口誅筆伐,如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2006年出版的《上帝的幻象》(God Delusion) ,和最近美國作家希珍斯(Christopher Hitchens)的《上帝並不偉大──為何宗教毒害了所有事物》(God is Not Great: Why Religion Poisons Everything) ,都是暢銷書。類似的無神論作者還有Sam HarrisDaniel Dennett等。他們不單認為宗教是反科學的迷信,更批評宗教是邪惡和有害的。例如道金斯在20061月為英國的電視台(Channel 4) 主持了兩集節目,叫萬惡之源(The Root of All Evil) ,全面攻擊宗教。


本文無意說宗教都是好的。正正因為宗教的定義含糊,現象也非常多元和複雜,實在難以一概而論,任何一刀切地說宗教是好或是壞的斷言都難以成立。然而一些文化人往往提倡「宗教都是有害的」角色定型(例如特別喜愛談中世紀的黑暗) ,所以我想透過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1759-1833) 廢除黑奴的奪鬥故事,展現宗教與社會的關係的複雜性

 

2013年3月22日

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羅蒂與沃特斯多夫的對話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論文)

羅蒂(Richard Rorty) 是著名的後現代實用主義者,抱堅定的世俗主義立場,傾向否定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沃特斯多夫(下面簡稱沃氏)(Nicholas Wolterstorff) 是著名的基督徒哲學家,他則維護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兩人就著這課題在2003年的《宗教倫理期刊》(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有精采的對話,本文對此作出評介。

世俗社會、神權政治和世俗主義霸權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性傾向歧視法的爭論會平息一段時期,因為政府暫時不會提出法案,然而有關同性戀的爭議應會繼續,畢竟現代世俗社會存在著深層價值矛盾。正反雙方的分歧不單源自不同的性倫理,更往往反映對世俗社會的不同理解。不少支持同志運動的人愛指出反對者大多是宗教信徒,言下之意是:因為他們反對的基礎是私人的宗教理由,所以是公共政策不用考慮的。他們強烈地感覺,「現代」社會實在不應再採納「反對同性戀」這等過時的價值觀,私下生活尚可容忍這類「中世紀怪胎」,但若要把這等價值觀提到公共議程,就萬萬不可!

2013年3月21日

威伯福斯、公共宗教與公共理性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宗教在自由和多元化的社會中應擔任甚麼角色呢?
這課題很富爭議性,因著「宗教右派」的興起,一些自由主義者特別對基督教有戒心,他們認為信仰是私人的事情,宗教不應在公共領域中擔任重要角色。一旦宗教介入公共領域,只會帶來分化甚或「神權政治」。在美國,一些自由主義者更認為基督教的象徵和語言都應在公共領域中(如學校、法庭、街道等)完全消失。而且當基督徒參與公共領域時,不應只基於他們的宗教思想,而應建基於「公共理性」──公共社會所能接受的理性論證,不然就是強加一己的價值於多元社會上,而這樣做違背現代自由社會的精神。

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哈伯瑪斯論後世俗社會




 關啟文,宗教與社會


哈伯瑪斯與拉辛格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對話
當代的一個潮流就是在一些思潮前面加一個「後」字,如後現代、後殖民等,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是世界著名的世俗知識分子,他雖然不同意後現代主義對理性的攻擊,但他同意我們已進入一個後形而上(postmetaphysical)時代,然而最近他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後世俗社會(postsecular society) ,當然他不是在提倡回歸神權政治,而是對僵化和排斥宗教的世俗主義提出反思。近期香港社會有不少關於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的爭論,有些人擔心宗教人士和團體對政治的干預會破壞自由民主社會,也與現代世俗化(secularization) 進程的精神不符。哈伯瑪斯對這些問題一直關注,早期對宗教在公共領域的角色也持負面態度,但近期他對宗教的看法比較正面,更提出要重新理解世俗化的精義。他的觀點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2013年3月6日

蛋糕與逆向歧視:分析與反思

關啟文,性文化

 
在美國俄勒岡州(Oregon) Gresham,有一對基督徒克萊因夫婦(Aaron Klein & Melissa Klein)經營西餅店“Sweet Cakes by Melissa” ,因為相信婚姻是神所授意──由一男一女結合所組成,拒絕為同性婚禮製作結婚蛋糕,被控告違反了俄勒岡州的《平等法(2007) (Equality Act of 2007) ,該法例明文規定不能因性傾向作出差別對待。有同運人士到店外示威抗議,但也有支持者到場光顧及鼓勵東主,令店舖的生意不跌反升。




2013年3月4日

同性婚姻有助穩定家庭?──論雙面人蘇利曼(Andrew Sullivan)

關啟文,性文化

有些人反對同性婚姻,認為它會破壞家庭制度,然而有些同運支持者偏要把這說法顛倒過來,認為同性婚姻不單不會破壞家庭制度,反而有助穩定家庭。為甚麼呢?因為當我們把同性戀關係納入家庭制度時,也是表示把同性戀行為臣服於一夫一妻制的價值觀──忠貞和性節制,這樣不是對家庭制度的肯定嗎?大多數支持同性婚姻的論據都訴諸自由主義理念,但以上論證則主要是用來打動重視家庭價值的保守主義者,所以被稱為支持同性婚姻的保守主義論證(conservative argument for gay marriage)。在美國,蘇利曼(Andrew Sullivan) 是提倡此論證最有名的人,而本港支持者則有陳健民和徐承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