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email
twitter
facebook

2013年6月21日

《蘋果日報》憑空杜撰我的說話──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的報道


關啟文

2013618日,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我是小組成員,也有出席當天會議,但在會議前後都沒有香港報章的記者訪問我,我也不以為奇。然而我竟然在619日《蘋果日報》的報道中發現這樣一句話:「諮詢小組成員曹文傑指,各成員於會上坦誠表述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的期望,雖暫未有具體建議,但相信能照顧不同群體需要。性文化學會主席、浸大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關啟文亦是小組成員,稱可反映「後同性戀者」聲音,「其實佢唔係冇代表」。[1]


因為這句話完全是杜撰出來,且嚴重誤導讀者對我立場的了解,所以我要嚴正聲明:
1) 在這件事上,《蘋果日報》從來沒有訪問過我。
2) 我從來沒有說過以上說話,在當天會議沒有,在文章中也沒有。
3) 以上內容也不反映我的意見,我並不認為自己可代表後同性戀者說話。
4就著政府不容納後同代表在諮詢組的做法,我在當天會議中曾表達不滿。我現在強烈要求政府(CMAB)在將來把後同性戀者的代表加進於諮詢小組中。


我感到難以理解為何《蘋果日報》要杜撰這樣的一句話,是要分化我與後同群體的關係?是藉我的「聲音」抵消後同的訴求?我不能肯定,但這有違傳媒操守卻是無可置疑的。「新聞報道」已變成有政治目的的「小說」?我嘗試同情地理解,猜想或許整句說話可能是小曹的意見,例如或許他認為「關啟文亦是小組成員,所以可反映「後同性戀者」聲音,「其實佢唔係冇代表」。」但記者在報道時卻不在意地在中間加了句號,並在提到我名字後加了一個「稱」字,這就給讀者一個印象,這句話是我說的。是否如此?我無從得知,我嘗試透過一位《蘋果日報》的記者接觸報章編輯,但電郵石沉大海。

面對擁有龐大力量的傳媒,我只是雞蛋,而且我感到這只是開始。我只能在這裡懇切呼籲《蘋果日報》在將來報道時謹守傳媒操守。當然,若它要扭曲和抹黑,我也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有點無奈。我也有心理準備面對一浪接一浪的扭曲報道和攻擊,和想像到我未來的悲慘下場,屆時只能期望讀者不要輕信傳媒報道,而要多方查證。


[1] 「後同性戀者」抗議歧視〉,《蘋果日報》,2013619日。